中部似乎很"流行"肉圓,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很有名的肉圓,比較一下...
彰化市區的北門口肉圓...
熱愛北門口肉圓是因為老闆都會把它的皮炸得酥脆,但某次難得過年回彰化,想解饞,從跨進店裡後,人潮突然擠爆店門口,店內還擺滿老闆來不及整裡的"生"肉圓,生為客人的我們只能自顧自的從夾縫中裡拿椅子出來坐,或許是得消化掉這些客人,老闆也顧不得品質,趕時間肉圓沒想以往那樣酥脆Q軟,唉~~,以後不跟觀光客湊熱鬧了!!
北斗的肉圓生...
北斗街上二三百公尺就會有一個紅通通的招牌,"肉圓生"、"肉圓瑞"...,想必又是分家的結果吧...,印象中北斗的肉圓是米漿做的(白色的那種),但上菜後才發現其實跟一般肉圓一樣,莫非是記錯了...,醬料又跟其他地區不同,另外就是加了很多竹筍丁(北部都是加筍絲),外皮不太Q,賣相不好,不愛這種口感,我想這應該是吃過的肉圓最不愛的一家...
中部的湯很多都是這樣的...豆腐+貢丸,有的還會加竹輪、其他的丸子,很像關東煮...
彰化芬園的社口肉圓...
在芬園鄉公所對面,來彰化那麼多次,卻沒聽過"芬園",社口肉圓雖然都在彰化地區,但醬料和口感卻不太相同,這算是這三家在我心中的第一名,吃下去會有眼睛不自覺撐大的效果!!我不是美食評論家,無法鉅細靡遺的描述到底有多好吃,有空自己來試試吧
隔壁的"一芳飯店"也有人討論,看到那鍋滷味了沒,都是那位白髮阿嬤的傑作,可惜已無福消受...
同場加映...芬園不知名的蛋餅&水煎包
在社口肉圓斜對面不遠處,有一對夫妻經營的小攤子,很好認,因為人多,蛋餅的口感有點像花蓮的"炸蛋餅"(超~~懷念的),只是味道淡了點,水煎包超推薦,ㄚ桑純熟的以飛快速度揉開麵皮,塞進滿滿的餡兒,看起來像是隨便包一包,麵皮的厚度不是很均勻,但一點也不影響它的口感,一次來個三顆都不嫌多喲!!唯一的缺點就是沒照顧到不喝豆漿的人...